近日,随着高安市九州医院开出该院第一张医疗电子票据,我省2952家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医疗票据电子化,并已开具电子票13.6亿张,金额640.5亿元。这是我省继交通罚没、教育收费等非税缴交项目实现票据电子化后,最后一个涉及群众的高频缴费项目上线电子票据,标志着我省正式全面进入财政票据“无纸化”时代。
2019年12月18日,在财政、卫健、医保等部门和试点医院的共同努力下,赣南医学院一附院率先开出我省第一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,为改革探索了路子、摸索了经验。随后,我省制定出台《江西省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》,确定“全省推进,分批实施”的整体思路,为市县全面改革提供了“路线图”和“任务书”。
按照全省总体实施方案部署,我省各级财政、卫健、医保部门结合各自职责,会同医疗机构,细化改革落实举措,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扎实有序推进改革顺利实施。作为牵头部门,省财政厅主动担当,充分发挥督促指导作用,积极推进路线设计、技术调研、论证等工作,紧盯各地系统上线进度,实地调研督促,现场指导和解答。
特别是综合考虑多方因素,采用省级集中模式,做到“统一系统”“统一流程”“统一票据”,全省医疗机构直接接入省财政厅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,医疗电子票据由管理、保障能力更强的省级平台提供,确保了票据全流程电子化安全、规范、高效。
医疗票据电子化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优势,实现电子票据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,给医院、患者带来了全新的便捷体验,也节省了更多的开支,实现多方共赢。
一是患者“省心”少排队。通过手机即可实现预约挂号、缴费、取票等自主服务,至少减少3次排队,高峰期的平均等待时间由20分钟减少到3分钟以内。尤其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,有效降低患者聚集、传递纸质票据引起的感染风险。
二是医院“省力”提效率。医疗电子票据省去了纸质票据传递、整理、保管等环节,据测算每个省直医院平均每年可节省人力资源和存储成本100余万元。
三是财政“省钱”降风险。每年可节省财政票据印刷费6000余万元,并且电子票据实时开具、查询,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、准确性,为医保报销入账提供了支撑,可有效防止套取医保资金问题,保障财政资金安全。
下一步,省财政厅将加强督促引导,加大宣传力度,扩大使用率,将从2022年2月1日起,在全国率先停用包括纸质医疗票据在内的各类纸质财政票据,在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,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票据服务。